地址:富锦
电话:0793-986136
传真:970-986292
邮箱:pingluxian3350@126.com
张蓓
7月24日 、28日连着两枚“深水炸弹”,决心短短几天一举扭转了房地产此前延续多年的楼市情绪颓势。第一个是预期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新定调楼市“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改变”“应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” ,第二个是向好住建部提出“落实好认房不认贷”。
供求关系改变与适时调整优化政策 ,可动其实是政策有因果性的,在供求关系改变后 ,决心政策方向也应有适时的楼市调整。
回顾上一轮楼市涨跌周期的预期起点 ,2014年9月30日,向好在楼市持续低迷的可动背景下 ,央行 、政策银监会发文,决心放松首套房贷认定标准,楼市二套房由“认房又认贷”改成“认贷不认房”,要注意,当时的“认贷”意思并不是认“贷款记录”,而是认“在途贷款”,“认贷不认房”就是说只要没有在途房贷,哪怕名下有一套房,也不影响银行按照首套房发放按揭贷款。当时这个政策已经算是非常重磅的提振政策 ,但是出来后并没有一举改变楼市走向,直到2015年12月“去库存”开启 ,才真正意味着筑底结束。
而从2014年9月30日开始释放利好之后 ,可以从当时统计局数据曲线看出 ,市场端先是下探触底,之后“稳步回温”,但开发投资增速的下跌和库存的增加 ,等不了市场“慢慢走” ,而且当时全国行情分化,部分地区库存积压非常严重 ,全国期房库存去化周期甚至已经长达4.5年 。“去库存”大招在当时也算是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 。
关键点在于之后的楼市行情 ,很多人记忆犹新,2016年到2017年3月 ,房地产被推向波峰,市场最为汹涌的时刻 ,也引出了史上最为严厉的政策 ,就是“认房又认贷” ,这回是直接认“贷款记录” ,只要你曾经做过按揭贷款 ,哪怕名下无房无在途贷款 ,买房也只能按二套贷款,首付是80% 。在北京,认房又认贷的“317新政”曾被网友称为“终结者” 。
当时,爆热的市场“突然静音” ,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。这也就是此次住建部提到“落实好认房不认贷”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原因,不少人想知道,如果北京、上海取消认房认贷,那市场会否重演“冲向波峰”的历史 ?
仅从当下来看,在政策破冰之前,各方心态焦灼 ,都希望有个力量能够“拉自己一把” ,包括房企 、二手房业主 、中介公司等等 ,而购房者 ,面对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,也希望有政策指路。销售端能带来最佳现金流 ,若市场得以提振 ,对资金链紧张的房企而言更无疑是雪中送炭 。业主则在3月到7月间 ,深刻体会了市场一路趋冷 ,渴盼“史诗级”政策,促进成交。
直到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一锤定音 ,中央明确定义目前“供求关系已改变” ,也意味着,后面的政策 ,是基于新供求关系的政策,将更加直接有效,不再受限于此前的一些条条框框,这对各方来说,都是“定心丸”,虽然可能还需要时间落地,但方向已定,预期向好,不再存疑 。
和上一轮涨跌周期相比 ,此时经历过“大风大浪”的市场,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,市场情绪更加理性,即便北京、上海取消认房认贷,相信行情启动以后,买房超负荷贷款、投机谋涨幅的人也将极少 。购房人不会因为可贷额度多了就拼命贷款 ,而是会理性评估收入及稳定性 ,合理贷款 。企业在慢慢回复元气的同时 ,也会更加理性拿地,合理杠杆。这是经历了此前5年的洗礼,换来的成长 。
基于这点 ,可以判断 ,即便北京、上海取消了认房认贷 ,购房者入市也会谨慎贷款 ,市场得以提振的原因,不是贷款空间变大了,而是信心与预期的逐步恢复 ,是因为政策决心带动市场情绪 。
而从行情来看,目前提振是必然的 ,眼下市场的筑底状态也是肯定的,房价从3月攀高后回落直到7月 ,更多卖家是在“硬扛”等利好 ,当利好已至,价格有望逐渐回弹至3月水平,买家看到适合房源应迅速出手不要犹豫,卖家也不要捂房等涨价 ,中长期市场还需要看产业和城市发展 。
责任编辑:李贝贝 主编 :张豫宁
地址:万载
电话:0793-986331
传真:0793-987094
邮箱:panzhihua2979@126.com
0.1245